康寧大學「癌症」一詞令人忌諱,因此許多人都會尋求各種方法,為的就是不讓這種疾病危及性命。但你知道許多坊間傳聞的防癌觀念,都是錯誤的嗎?《Indiatimes》就列出7種被大眾認為是對的,但對防癌卻毫無幫助的辦法,快來看看你是否有這些迷思!
1.補充維生素D
由於癌症患者的維生素D含量比一般人還低,因此科學家針對「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是否能保護患者免受癌症侵害」,並找來2300名健康且已停經的婦女做研究。研究指出,患者服用身體所需的維生素D含量,並未降低風險;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另一份研究顯示,維生素D根本無法保護人類免受癌症的死亡威脅。
2.吃魚油
根據一項由哈佛大學、楊百翰大學以及婦女醫院合作的研究指出,他們測量攝取Omega-3脂肪酸是否能提供人體任何抗癌保護。5年後結果顯示,服用和未服用Omega-3脂肪酸的人,他們之間癌症死亡率及癌症病發率並無顯著差異。
6.喝紅酒
本校康寧大學台南校區本學期開始辦理的「康寧TALK」,廿六日進行月冠軍PK賽,企業管理系四年級學生張雅芬以一分之差擊敗她的日語老師,拿下盟主寶座,獲校長黃宜純頒給獎金兩千元、獎狀,以及到廣播電台接受訪問的機會,讓她感到非常興奮。康寧大學
黃校長有感於時下年輕學子終日低頭滑手機,對周遭事務日漸無感,尤其是南部學生比中、北部學生寡言,自我表達較不足,因此規劃舉辦「康寧TALK」活動,讓學生訓練口才,勇於表達展現自我,進而能夠在大眾前面侃侃而談,培養自信心。
本學期「康寧TALK」產生四位月冠軍,分別是應用外語系蔡明杰、數位應用系翁嘉駿、餐飲管理系阮氏懷雁、企業管理系張雅芬,廿六日四人進行PK賽,爭取本學期的盟主寶座,主題是「樂活健康─我的康寧生活」。黃校長親自帶領資傳系主任趙品灃、休管系主任郭勝豐、健康系副主任宋紫晴、時尚系主任胡子陵、保美系副主任梁靜謙擔任評審員,現場學生則以舉牌方式投票,總和分數最高者勝出。
蔡明杰現任外語中心主任,張雅芬是他的日語學生,師生在台上對決成為整個賽事的焦點。張雅芬面對老師毫不怯場,最終獲得一百三十四分,以一分之差擊敗蔡主任,拿下本學期盟主寶座,蔡主任則獲選最佳人氣王。
張雅芬表示,她參加這次比賽最大的收穫不是得到兩千元獎金、獎狀和到電台接受訪問的機會,而是從中學習到要如何站在舞台上拿著麥克風,不急不徐的表達自己要講的內容,對人際關係的建立很有幫助。
黃校長說,這項有意義的活動每學期都要舉辦,這次台南校區先辦,下次南北校區都要辦,希能帶動國內校園的風潮,讓大家更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別再相信「小酌有益健康」!雖然紅酒當中有所謂的抗氧化劑白藜蘆醇,有可能抵抗癌症,但這並不是能讓你狂喝酒的藉口,況且國外有項研究證明,多喝紅酒並不能預防卵巢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直腸癌;另外,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指出,就算只有輕度至中度的飲酒習慣,也會增加罹癌的風險。
7.實行鹼性飲食
許多人認為癌症存在酸性體質當中,因此常實行鹼性飲食,並避免食用糖、乳製品、小麥和水果等高酸性食物,然而目前沒有研究顯示實行鹼性飲食和預防癌症之間有直接關聯。1位腫瘤專家表示,癌細胞會在酸性體質當中形成,反之亦然;另外,多吃鹼性食物並不會改變血液的pH值,只會改變唾液和尿液的,和預防癌症根本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