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漏尿問題卻不好意思就醫?小心造成反覆感染!53歲停經張女士,已生2個小孩,常在倒垃圾、提重物、打噴嚏、大笑時,尿液都會不自主漏出,晚上還常需起床上廁所而睡不好,外出也動不動就找廁所,每天用衛生棉,還是怕褲子濕掉讓別人聞到異味而改穿紙尿褲,卻因悶熱導致陰部反覆感染發癢。醫師提醒,遇到漏尿問題,要尋求正確診斷,以免引起其他併發症。
收治該病患,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黃文貞表示,進一步安排骨盆檢查,發現張女士有陰道壁萎縮的現象,經討論後,決定施以「尿道中段懸吊手術」,將高科技人造纖維網帶植入中斷尿道下組織,利用利用網帶的纖維空隙與尿道旁組織產生鑲嵌作用,強化恥骨尿道韌帶,達到治療尿失禁的效果,而張女士的漏尿問題,也在術後順利解決。
黃文貞表示,尿失禁區分為「急性」或「長期性」,急性的漏尿若出現頻尿、解尿疼痛、尿量減少,大多與下泌尿道感染有關;持續3個月以上的長期性漏尿,常見原因大多是壓力性尿失禁和膀胱過動症,多與生產或停經後的骨盆機能障礙有關。另外,骨盆器官支撐能力缺乏的壓力性尿失禁,容易發生於咳嗽、打噴嚏、跑步等腹壓上升時;膀胱逼尿肌不穩定的膀胱過動症,容易導致尿道控制能力降低,有尿急迫感。
工業內視鏡(也叫孔探儀、蛇形探測儀等)是人的眼睛的延伸,可以觀察人眼不可及容器的內部空間狀態的產品。先進的視頻技術,已經突破了物鏡的一人觀察,可以在監視器上多人同時觀看,也可以一人戴上液晶顯示眼鏡觀看、指揮操作,同時用無線的方式發射到接受監視中心觀看、指揮、存檔。從成像形式分為:硬管工業內視鏡、軟管工業內視鏡鏡、影像工業內視鏡。硬式工業內視鏡軸心裝有許多消色差光學鏡片組成影像傳遞系統,可以得到較高質量的影像,沒有失真的傳到檢測者的眼睛,所以成像非常的保真,也是這幾種鏡子中清晰度最高的。可繞式內視鏡可深入檢查硬式工業內視鏡無法到達的地方,它與硬式工業內視鏡最大的差異為使用軟性光學光纖組成影像傳遞系統,光線一旦進入光纖後即無法逃脫,因此內視鏡軸扭轉或彎曲均不會影響影像傳遞;由於影像是由與光纖數目相同的「點」組成,亦即影像分辨率由光纖數目所決定;越多直徑越小的光纖其成像分辨率也越高,當然製造成本也隨之提高。可繞式工業內視鏡光纖數目可由3500條至高達22000條,為了方便觀察,也有可控制前端軸轉向變換不同視角的二方向及四方向控制機種。
黃文貞也表示,急性尿失禁需要驗尿工業內視鏡找出感染原因,但服用適合的抗生素就可以治療。長期性的患者,如「膀胱過動症」大多能以藥物或膀胱自我訓練獲得改善;更年期婦女常見的「壓力性尿失禁」醫師會視漏尿多寡、頻率,與對患者生活品質的困擾,判斷漏尿的嚴重程度,安排骨盆檢查、尿動力學等檢查,若為輕微的漏尿可藉由持續的「凱格爾運工業內視鏡動」獲得症狀的控制,嚴重漏尿患者,則可考慮手術治療。
黃文貞提醒,婦女朋友遇到漏尿問題千萬不要排斥就醫,其實大多數「壓力性尿失禁」都可以治療,建議有漏尿症狀的人,千萬不要過度運動、用力及憋尿,應尋求醫師協助,以免導致其他併發症。
顯微鏡問世以前,人們並不知道極小和顯微小的生物世界是熱鬧又充滿生命力的。顯微鏡及微生物學之父,雷文霍克製造了顯微鏡,他手工製造的的鏡片能將物體放大500倍,加上他過人的好眼力,輕易就能觀察到一整群單細胞生物或大型細菌,並且將這些東西描繪下來,讓眼見為憑的人類,進入微生物族群的新生物紀元。而顯微鏡發明後,人類才發現病原蟲這種極小的原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