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26歲的徐小姐,5年前罹患淋巴性白血病,多次化療後仍復發,骨髓檢查還是偵測到殘存的癌細胞,併發多種感染病。徐小姐在慈濟骨髓資料庫苦等白血球抗原(HLA)完全相合的捐贈者無果後,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與醫療團隊,今年5月決定透過徐小姐的弟弟捐贈骨髓幹細胞與周邊血幹細胞,以「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方式治療,術後徐小姐成功出院,目前恢復良好,無嚴重併發症。

康寧大學辦理專業成長服務學習,協同學校師生與康寧里里長鄭秀鳳共同設計溫馨賀卡傳送溫暖給社區里民,在寒流來襲的近日共同抗寒傳溫情。

又到了歲末寒冬時刻,康寧大學師生協同康寧鄭里長對於鄰里的關愛是有目共睹的,對於社區服務與關懷總是不落人後,她表示,朋友不管距離多遙遠,真誠的關懷及祝福永遠不會改變,在這一年裡特別感謝大家的陪伴與關懷,相約在2018年繼續開心自在,也特別借由卡片傳送一份愛的祝福,忘了煩惱並且期盼大家天天露出笑臉,快樂美一天幸福每一年,事事順心健康相件。

康寧師生對於服務學習相較於課室中的正規學習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與體力。然而誠如古云:善意的行為,無論多麼微不足道,都不會白費!康寧大學師生對於參與服務學習康寧里長合作一同關懷民眾都相當開心和興奮。

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 配對成功率達九成

台灣每年約新增5000例血癌病患,其中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最多,雖然有些病患經過化療有機會完全緩解、甚至痊癒,但多數都必須等待骨髓移植。李啟誠主任表示,傳統骨髓移植需要捐贈者與受贈者的白血球抗原(HLA)完全相符合,配對成功的機率在兄弟姊妹之間僅有25%,在非親屬的捐贈者中的比率,則因人種分佈不同,完全配對成功率為二千分之一至億分之一;如今透過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配對成功機率高達九成以上。

康寧大學花慈成功案例多 國際病患跨海求醫

以近年成果來說,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反排斥的發生率已有大幅降低,國外研究也顯示半相合移植已趨近於全相合非親屬移植的成績了。李啟誠主任表示,花蓮慈院目前已有完成十多例半相合移植個案,成功率顯著提升,在11月底也將為來自菲律賓、罹患急性淋巴球性血癌的17歲男孩,由母親捐贈骨髓幹細胞與周邊血幹細胞後,進行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

康寧大學

免疫細胞治療 「後天免疫」突破性進展

醫學不斷地進步,在血液惡性疾病方面也有突破性的發展,不但對疾病發生的機轉有更清楚了解,也因此發展出許多新的治療方式,其中幹細胞與免疫細胞療法是最具前瞻趨勢的議題。李啟誠主任表示,最近一些新穎的免疫細胞治療也有突破性的進展,像是細胞治療 (Cell Therapy)」及「CAR-T 與免疫治療 (CAR-T & Immunotherapy)」,透過「後天免疫」機制活化自體的免疫細胞對抗癌細胞,來達到治療血癌的效果,對頑固型惡性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希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康寧大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inacherynht 的頭像
    ginacherynht

    ginacherynht的部落格

    ginacheryn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