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一名30歲女子,長期有胃痛、解黑便的情形,總是服用胃藥來緩解症狀,就醫接受胃鏡檢查,竟發現有2公分胃潰瘍,切片後更證實為分化不良胃癌,趕緊透過腹腔鏡執行半胃切除加淋巴廓清,再做輔助性化療,目前恢復良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許樹湖表示,該名女子沒有家族史,也沒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僅經常有胃痛、解黑便的情況,且影像評估已有局部擴散的情形,所以決定透過腹腔鏡進行半胃切除加淋巴廓清,除了可保留胃之外,腫瘤也能清除乾淨,兼顧降低復發率、保留胃功能,術後恢復也快。
康寧大學康寧大學昨天舉辦「二○一九臺以教育論壇」,由五專部應用外語科學生與以色列拿撒勒浸信會高中學生對談,本屆主題為「改變世界——青年永續發展行動力」,兩國學生探討性別不平等、環境汙染等全球議題,學生對於不同國家的文化交流,感到印象深刻。
康寧大學副校長鈕方頤表示,學校在二○一五年開始與以色列建立友好關係,並首次舉辦臺以雙邊教育暨創新論壇,此後雙方師生互訪,目前已簽訂三所姐妹校。
康寧學生丁少樵說,小組討論國際婦女遭家暴、性別不平等現象,討論過程中得知在以色列女性較弱勢,男女同工不同酬現象比臺灣嚴重,也讓他體會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需要大家的幫助及關注。
以國學生Sameer Swedan認為,乾淨水源議題很有趣,希望喚起更多人對水資源保護的意識,且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討論全球議題,感到印象深刻。
國內統計,胃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7位,好發年齡約50歲至60歲,男性多於女性,且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
許樹湖提醒,胃癌初期症狀為噁心、上腹痛、脹氣與其他胃部毛病,如胃炎、胃潰瘍等,一旦出現體重減輕、嚴重貧血、解黑便等症狀,恐為胃癌末期的警訊。
康寧大學胃癌成因複雜,許樹湖指出,常見危險因子包括遺傳、幽門螺旋桿菌、燒烤醃漬類食物、惡性貧血、慢性萎縮性胃炎等,因早期胃癌不易診斷,胃鏡是診斷早期胃癌的最佳利器;如果胃癌僅侷限於胃黏膜淺層,且為分化良好的腺癌,可透過胃黏膜下腫瘤切除術治療。
許樹湖提醒,民眾如果出現腹脹、上腹痛、輕微噁心、反胃、全身倦怠、對飲食喜好改變等,且不適感持續2周以上,應立即赴醫檢查,千萬不要擅自服用成藥,以免耽誤病情。另胃潰瘍症狀與胃癌相似,故若胃潰瘍經藥物治療4周以上仍無改善,應提高警覺,接受進一步檢查與治療。